close

  湖北日報訊 (記者楊麟、通訊員杜浩、曹淼)“2013年中華鱘沒有監測到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這是在地球上生活了1.4億年的‘水中國寶’有記錄以來首次沒有自然繁殖。”昨日,近一個月的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結束,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憂心忡忡地宣佈。
  學科組負責人危起偉研究員介紹,去年10月31日至12月28日,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多家研究單位在葛洲壩下游中華鱘傳統產卵場未發現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為進一步核實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及幼魚資源補充等情況,今年8月10日至9月5日,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主要調查宜昌到上海的長江江段,水路調查主要採用聲波探測的方式進行;陸路主要向漁政部門及漁民瞭解中華鱘幼魚誤捕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未在長江中下游發現去年繁殖的中華鱘幼魚。
  自然條件下,中華鱘繁殖卵苗總成活率極低,目前長江里生活的野生中華鱘不足百條。危起偉解釋,梯級水電站、涉水工程、長江航運、環境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嚴重影響了長江生態環境,加劇了中華鱘的生存壓力,每10年中華鱘資源量衰減50%以上。此外,中華鱘繁殖群體種群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雌雄性比有時達到10:1,意味著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魚無法完成生殖。
  危起偉呼籲,衡量一個物種穩定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野生種群的狀態,現在已到了輓救中華鱘種群的最後時刻!
  (原標題: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w28gwjc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